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部反映当代空巢老人生活的书。 书中的主人公水雅兰的老伴牛得川突然患病离世,使她成为一个独守空巢的老人。使她幻想的“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幸福晚年生活突然垮塌,这让这个处于耄耋之年的人深深陷入孤独、自卑、凄凉、寂寞的境地,一时难以接受和自拔。 水雅兰的同乡、同学吉亦功和水雅兰的丈夫牛得川是同乡、同窗,求学时,由于时代原因,家境贫困,曾同过榻(冬季两个薄被合一起睡觉)、同锅(因交不起学校食堂伙食费,同在一个小锅内煮红薯),再加上他们又同一个属相——属马,故成为“五同兄弟”。 牛得川去世后,水雅兰由于感到孤独、凄凉,有许多心里话不便向儿女们说,她通过电话、短信、诗歌向吉亦功倾诉。 吉亦功儿女们在外地工作,他长期守着一个植物人一样的患病妻子,他不离不弃、精心照料。因为水雅兰的倾诉他同情、体谅。所以,一个倾诉、一个劝慰;一个伤悲,一个抚慰。她们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用诗歌的形式对话;对话不分时间,不拘形式。在说古道今中找到话题;在谈论人生中,找到共同语言;在谈天说地中,找到乐趣…… 吉亦功的妻子病逝后,双方儿女们在“珍惜老年人当下”的思想支配下将两位孤独老人“撮合”到一起,让他们在夕阳路上相依、相伴。 这是一部夕阳红的放歌,也是一首空巢老人黄昏恋的赞歌。
【作者简介】泉石(周秀成),生于1942年4月2 1日(农历),自幼读书,1 962年7月高中毕业,1969年1O月入党,国家干部。 高中毕业后,曾务农,当民办教师,后正式参加工作。先后历任政工干事、政治指导员、党委书记、局长、理事长等职。2003年六月退休。 自1964年7月在河南省日报发表《烈火中少年》通讯以后,又先后在《河南日报》《人民铁道报》《南阳日报》发表消息,通讯、杂文、小说300余篇,主编《南阳铁路电务段志》;编写小戏曲《山村火车站》《车站春晖》改编电影剧本《艾滋病飘荡的幽灵》、《张榜求婚女经理》。退休后又出版《互感集》、《我生第一次》、《情结》、《毛泽东轶事》等著作。
|
联系购买 ![]() |
邮购地址: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发行部 (100025) |
联系电话:港澳台地区:00852-23040367 65295359 中国大陆地区:010-65080939 010-89506525 |
电子邮箱:港澳台地区:book@bookhk.com 中国大陆地区:bookbj@126.com |
网上支付-购买本图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