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容简介 |
【在线试读】 气是生命的本源,生命源于气的聚集和生发。气的聚集生发首先的表现形式就是“万物、生命”的“形”,也就是说“形”是生命产生成型的基础、基石,这就是《易经》“精气为物”的思想,即“云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所以《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 形,是包括人在内所有生命的外在物质框架结构形态,是人体生命的实体部分。人们对人体生命的认识,首先也是从有形的实体开始的,其或视之可见,或触之可得。正如明?张景岳在《类经》所言“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形态组织结构为基础的,这就产生了中医最初的形态学基础——藏象理论。古人认识到,心的形态如倒垂莲蕊形,中有“七孔”,与血管相连,故总结其功能为心主血脉。肺状若蜂巢,与外界相通,与呼吸相关,故曰肺主呼吸。 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是有活力的生命,而这种活力正是源于能够形成“形”原动力的“气”。气又是在不断的运动生化之中,气的运动不仅产生了生命内部活力,而且也产生了生命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使得生命真正“活”起来。而气的活力和运动是由两种最基本的生命力产生和推动的,即阴和阳。 而使活的生命真正鲜活、生动起来的是“神”,“神者,生之制也”(《淮南子》)。就人而言,神是指主宰人体生命的意识活动,包括人对外界的感知、反映和思维。这样,“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黄帝内经》),至此生命便真正形成了。 【作者简介】高志平,北京联合大学教师,知名中医学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医文化、经典理论、特殊诊疗及其应用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
联系购买 ![]() |
邮购地址: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发行部 (100025) |
联系电话:港澳台地区:00852-23040367 65295359 中国大陆地区:010-65080939 010-89506525 |
电子邮箱:港澳台地区:book@bookhk.com 中国大陆地区:bookbj@126.com |
网上支付-购买本图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