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原名王梦颖,近年度最新崛起的90后青年作家。 因擅长描写民国动荡年代下的历史悲剧小说,而被业界称之为“民国精灵”。作家,编辑,盛大文学历史专栏职业撰稿人。天秤座,性格中庸,随遇而安。追求及地长裙随风摇曳的唯美感,更对民国上海有着难以言表的喜爱。因自小沉迷于张爱玲笔下万种风情的老上海故事,乃至而今亲自提笔撰写,不为其他,只为能赋予笔下人物一个独有的生命。个人著有长篇小说《上海一九三七》、《大清御厨》、《替嫁丫鬟》,短篇小说《滚滚红尘》、《春日迟迟》、《红蔷白薇》、《灰姑娘的水晶鞋》、《民国老上海往事》等系列。民国时代的上海滩,每天都在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故事。对于这时的大上海,鄙人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爱好。
那些不用文笔多加解释的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放在纸上,点上几滴水,就能晕染成一幅耐人寻味的水墨山河。
您若说我写的太浅薄,那么,我认为张爱玲曾在《多少恨》中所说过的,浮雕也一样是艺术。无勾勒颜料不能堆叠出自己的意境,可我还是这样恋恋于这故事。
大太阳下的上海街道,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冗长冗长的曲缮,长得让人望不见尽头。
电车停了,马路上的人便开始奔跑。他们乐此不疲的从马路的左边跑到右边,又从右边跑到左边。商店一律的沙啦啦拉上铁门。电车里的人相当镇定。
他们有座位可坐,虽然设备简陋一点,但是和多数乘客的家里情形比较起来,还算是略胜一筹的。
杜家茵坐在车里,望着窗外因封锁而停下的车辆,无聊地发呆。
这位杜小姐不是别人,正是这一时上海枭雄杜月笙的小女儿,三年前从国外留洋回来,现在正在圣约翰大学里学习洋文。
这里不得不提的圣约翰大学,就是旧中国时期上海最有名的一所贵族化的高等学府。
家茵原本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是不用辛苦与同龄女学生们一起上学念书的,只是她受了早期洋务运动的教化,又到国外喝了一年的洋墨水,改信了基督教,认为女孩子还是应该去学些东西的.而恰巧这所学校又是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因为在美国华盛顿有注册,故兼有美国国内大学的地位,其毕业生可直接升入美国的大学研究生院。
家茵看重这所学校严谨的学风,而其著名的英文教学更是其他教会大学所不能及的。又因为当时宋氏家族的宋子文、宋子良也在此校念书,所以家茵也选择在此就读。但她却迫于自己特殊的家庭和父亲在上海滩的地位,从没对外宣称过自己的身世。她心里也一直认为父亲是父亲,自己是自己。那时的社会但凡留过洋的人都有这种思想,而且她也从不不认为这样的家庭会给她带去什么殊荣,因此从来没让家里的司机去学校接过她。
这会儿,才听同学说外滩南京路上的汇中饭店里请了个法国师父,做芝士蛋糕的手法最是一流。在这之前家茵吃的最多的莫过于“杏花楼”“乔家栅”“沈大成”的大多都是糯米做的豆沙糕、千层糕、条头糕之类的。于是就约了同学放学后去尝个新鲜,只是这路段一被封锁,一时半会是到不了了。
家茵心知肚明这周围一个个虽不是十分面善的人里面,一定是有父亲安排在身边保护她的人。毕竟现在的上海滩想打这杜老爷主意的人可多了去了。若是趁了间隙在他女儿身上做些文章,那他岂不是因小失大。
家茵百无聊赖地坐在车里等着,天也渐渐的阴沉下去,于是她决定下了车走回去。她穿过了大批的人潮,走到汇丰银行大楼的门口,便没有耐心再继续向前了。她打算直接穿过福州路,然后上中山东路搭车回家。谁知刚转身走了几步,就被一个向她走来的陌生男人结结实实地撞了个满怀。力道之大让家茵差点摔倒在地,而面前这个带着鸭舌帽的男人,却在她即将倒地之时一把将她拉起。
|
联系购买 ![]() |
邮购地址: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发行部 (100025) |
联系电话:港澳台地区:00852-23040367 65295359 中国大陆地区:010-65080939 010-89506525 |
电子邮箱:港澳台地区:book@bookhk.com 中国大陆地区:bookbj@126.com |
网上支付-购买本图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