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信息
|
内容简介 |
夏建云,1964年10月,生于中国首任科学院院长的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旧居(四川省乐山沙湾)的大渡河对岸的沫江煤矿。83年技校毕业生,曾长期从事地面和井下测绘工作,有丰富的测绘工作经验,但因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深感人心之难测。九十年代后开始参考中外各种能接触到的书籍、资料,致力于对人性的探索,经过长期的努力最终形成了自己对人性的认知体系,形成自己的视角。
内容简介 本文从熵增定律看到了逆熵增的生命出现和进化的过程,从自私的基因对生命冲动的生存意志的追求,基因经历了植物被动的适应、主动的动物感官适应模式到人类思想自主选择模式,这个进化过程就是为了适应环境不断智能化的过程,所以人类也经历了一个本能的适应模式,情绪的表达模式和自我意识出现以后的趋利避害的能力的不断增进,然后从社会文化对人类思想、行为动机的影响。 从整个过程来看,人类是从无中生的有,所以回归到无。所以人生也是一个空无,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的所有牵挂、担忧都是自寻烦恼,只有顺其自然,回归到佛教和道教所说的悟空和道的境界才能得到解脱,摆脱生存的苦恼,才能提升人生的境界。 |
联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