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和五台山佛....
中国出版首次进军海外教育产业
全国图书馆采购订货会隆重开幕
德黑兰图书展中国展台成为亮点
社区书店出路在打通卖借之界限
教育出版大发展须加快国际合作
中国少儿出版将进入高铁时代?
年少儿图书专场订货会在京举办
sacramento buy....
拯救书店不能只靠补书店需造血
亚马逊直签作者激怒了传统书店
央出版集团拟“十二五”间上市
苏凤凰出版集团上市图谋新突破
日电子书籍市场或被亚马逊垄断
经济 / 管理 / 企管 / 投资理财 / 商务类
文化 / 艺术 / 书画 / 设计 / 民俗类
教育 / 教材 / 教辅 / 培训 / 少儿类
生活 / 健康养生 / 休闲旅游 / 科技类
文学 / 小说 / 人物传记 / 回忆录类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部苏东剧变的反思书,本书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深层次解读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困惑和走向崩溃的根源,对社会主义本质、政党、优越性、民主、政权及出路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阐述了新颖的见解;使我们摆脱“苏式社会主义模式”所带给人们的思想混乱,对重新认识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形态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走进苏联模式 第一节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共产党员 第三节 干部体制 第四节 集权 第五节 反官僚 反腐败
第二章 走出苏联模式(一)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科学性的斗争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党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三章 走出苏联模式(二) 第一节 民主的根本组织原则 第二节 代议制民主 第三节 分权与制衡 第四节 政治团体 第五节 企业民主 第六节 政治协商制度
第四章 走出苏联模式(三) 第一节 “苏式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 第二节 民主的社会主义者的探索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 第四节 塑造民主
【前 言】古往今来,实现理想社会一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渴望和有识之士的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反对不平等的斗争。从古代罗马的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到近代西欧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运动;到今天的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此起彼伏,延绵不断。在绵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反对压迫、剥削的农民起义无疑在其封建史上是最壮观的。从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到宋朝王小波、李顺的“均贫富”;再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的,这些斗争无一不是对不平等不公平社会的反抗,无一不是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追求。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但是,理想社会却离人类是那样遥遥无期。 二千多年前,中国的《礼记》就明确提出了“大同世界”的设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西方古希腊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就在《理想国》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完美优越的城邦画面。16世纪,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也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17世纪初,意大利社会学家康帕内拉在狱中写成的《太阳城》一书,也为人类描绘出一个全新的理想社会。在那里,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实行“哲人政治”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 从欧洲的资产阶级社会中诞生的傅叶立、圣西门和欧文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理想社会推到了一个理论实践的高度。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更是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实质性的影响。 从巴黎公社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在欧洲、亚洲、美洲相继建立起来,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好像长久不了,被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理想社会好像终于从美好的渴望中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可欢喜的广大劳动人民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到苏联模式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标榜“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成了一个虚词。如果说,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人民成为社会的主宰的话,那么“苏式社会主义”就和社会主义毫不相干。 “苏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建设还不如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在世人眼里它成了专制的代名词。这种畸形绝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而是实践过程中的危机。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雄壮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始的“社会主义事业”草草地拉上幕布,它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教训和思考。一个帷幕卸去,也预示着新的帷幕的开启,历史总是在反反复复的挫折中前进。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必然归宿。是的,这个前进的道路中必定存在曲折和艰难。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真谛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的实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理论的真谛就是根据时代的特征,实事求是的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些理论就像灯塔,指引人们取得胜利不断前进,但绝不是教条,绝不是“圣经”。“苏式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至少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理论还不够成熟,需要完善和创新。“苏式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使大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们深刻剖析、谴责其弊端,也在力图解释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问题。 是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完善和理论创新,政治理论家首当其冲,革命人士也责无旁贷。 “苏式社会主义”的失败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但它造成思想混乱确实需要一场淋漓尽致的革命实践才能彻底澄清。“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1972年版 第19页)社会主义故事早已开始,社会主义事业刚刚起步。我们需要激情、理性、责任心,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的理论来投身于伟大的实践活动中。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马克思主义绝不是教条,它只是指引航向的灯塔。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大风浪中,我们不要停下来,不要抱怨和颓废,要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跳出“苏式”桎梏;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大风浪中,乘什么样的船,走什么样的航线,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来创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场淋漓尽致的民主革命,这场革命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先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成功。
|
联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