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宪法制定的神圣目标,是党十八大对新中国成立百周年时的伟大承诺。书的主旨是为实现神圣目标、伟大承诺鸣锣。
书的上册主要谈民主的来龙去脉,即马、恩、列、毛、邓等是如何论述民主的。诸如民主会解决人们的吃饭穿衣吗?会使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文化日益繁荣吗?会使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吗?比如美国人人持枪为何没发生内战?人人可骂总统、自由组织党派为何没动乱等等问题。书的下册主要谈诸如只抓GDP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什么?如何创建中国特色民主制等,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以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为红线,通过经典、生动的故事,有据有论地娓娓道来,这就是《窑洞对的魅力》的魅力所在。拿在手中可通读、可选读,便会有趣地搞定。
总之是一本看过的都说是宝珍藏价值高的,普及民主的好书宝书。
献给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
小人物写的大文章,平民喜欢的普及民主的好文章——读者张 其
纪念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对65周年
以“窑洞对”为红线,以经典故事为载体,揭示现代民主社会的前世今生
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改过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对黄炎培提出任何政权都难逃兴衰周期律后说。
习近平: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 很好的鞭策和警示。(《人民日报》2012年12月27日2版)
【作者简介】熊明光,男,中师学历,高级讲师。重庆綦江区人。先后任綦江师范、綦江中学、重庆医科学校革委会主任、书记。1990年参编了重庆《医学道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1991年,任重庆中专《道德修养》(《重庆出版社》出版)教材副主编。先后在《重庆日报》、《西南工商报》、《党建内参》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讲真话难》等25篇文章。
2011年出版了《窑洞对的魅力》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根据读者的建议对之进行了修改,补充了内容篇幅,全书分上下册再次出版以飨读者。《窑洞对的魅力》是其倾注十多年的心血,研读了毛、邓选集,马、恩、列等有关著作,饱览了美、英、法等民主先行国家的历史,“游历”了世界,苦心孤诣五易其稿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