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从欧亚山庄四石行政学校的纪朴莳、陆漫坡和储洪蓄三位教师开始的,发生时间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导致他们各自投奔,构成不等边三角。随着时光的流逝,纪的女儿矢洚尘、陆的女儿陆银菲、储的妻侄儿沙识鹿,历经诸多曲折和坎坷,逐渐成长了起来,形成后来的新三角。 有人说,封建是一处废墟。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 作者构筑了“因墟思路——饰路求石——破石见窍——开窍识墟”自传体小说的总纲,并从古典名著“历世公案”扑捉到了瓜葛和关联,通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艺术手法,将古今的两部长篇绾阖在一起,并由原来的“情”文字幻化成“路”文字。不管是“情”还是“路”,它们都关涉在缝涧废墟这一命题之下。 【作者简介】一九三八年一个夜晚,胡春波出生在沈阳南郊的小山村。上学认识几个字之后,意外地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扉页上看到“人生最美好,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尽管当时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内涵,但却随着成长的脚步逐渐地侵入到年轻生命的骨髓当中。 “梦荡三部曲”便是他对社会、人生和服务的答卷。